春哥觀察名單 Deere
聽到主打農業設備的公司大家的印象可能是old school或一成不變,但農業設備巨頭 Deere (DE) 卻告訴大眾農業設備也可以不斷創新和進步。DE在農業掀起的創新革命更吸引了以創新為主題的基金ARKQ和ARKX也投資這間巨頭。這篇貼文將為大家分析 Deere的基本面、技術面、潛在機會和挑戰。
Deere公司業務簡介
Deere是全球領先農用機械、工程機械和草坪機械設備製造商。公司有180年歷史,是世界最大農業機械製造商和世界第二大工程機械製造商。
強勁基本面助Deere穩坐行業龍頭
Deere過去3季的利潤都在增長,上一季利潤同比增長更達到136%。公司的3大收入來源包括:(1)農業機械、(2)工程和草坪機械和(3)金融服務。第一季財報顯示3大收入來源都有增長。世界市場滲透率也做到了全面性增長,只有亞洲地區沒有增長。
自動駕駛拖拉機技術精益求精 不斷創新
只有不斷創新的公司才不會被淘汰。DE智能拖拉機採用使用GPS和衛星導航技術,使其能在田地裏精準地耕種、播種和收成。自動駕駛在農業已經不是新鮮事,但DE想更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拖拉機,除了衛星定位更精準、播種更有效率和減低機器損耗外,公司還計劃加入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功能,幫他們的客戶更進一步提高產能,進而為客戶帶來更多利潤。
玉米大豆供不應求 拖拉機需求大增
受疫情影響,全球都減少了玉米和大豆的耕種和存貨。現在經濟正準備重啟,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大增,但供應卻不夠。商家為了提高產量,對拖拉機的需求也會增加。這樣的需求預計至少會維持1-2年,DE農業機械銷量增長仍然可觀。
工程機械和草坪機械齊增長 Deere擁多重收入來源
Deere雖然主打農業設備,但公司一直都有投放資金發展建築和林業。例如Deere在2017年收購德國公司Wirtgen,這收購使DE一舉成為道路施工機械的龍頭。在上季財報中,建築和林業就佔了DE總收入的一半。擁有多重收入來源也減輕了DE對農業收入的依賴。
潛在風險:半導體短缺 貿易戰帶來不穩定因素
雖然DE暫時沒有表示受半導體短缺影響,但今年以來半導體短缺已經讓許多科技和新能源車公司考慮降低生產量,所以DE也存在這樣的潛在風險。另一個風險則是貿易戰,雖然現在中美還在處理各自的經濟和疫情問題,但中美關係緊張,未來仍有可能重打貿易戰。貿易戰為DE的基本面帶來不穩定因素。
技術分析:坐上經濟復甦的大趨勢
DE現在呈現平台底,壓力區是391.5附近。上星期五股價已經突破壓力區。50天線是DE的慣性支撐,距離50天線5-10%範圍還是較低風險的買入範圍。
總結
雖然DE面對一些挑戰和風險,但DE的基本面和技術面都做好,消息面也有20億美元基建計劃刺激,總得來說是部署經濟re-opening較低風險的選擇。